员工又懒产出又慢?海外企业实测:减少20%工时一切都好转 – 十轮网-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科技、经济进步,人类工作时间却延长,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确实需要改善工作。

一世纪之前,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与经济学家凯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主张,到了2000年(距他们在世八十年之后,离我们现在已经是二十年前),人类每天只需工作三、四个小时。

在罗素与凯因斯的年代,科技、工会诉求、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更富裕的生活,降低了每日平均工时,从十四小时减为八小时。他们两人认为,随着科技在二十世纪持续升级,生产力有望继续提高,经济持续增长,工作时长也会进一退下降。

但罗素也警告,尽管“现代的生产方式可能让我们所有人都安心与安全”,但是如果产能提升的好处与利益都被工厂老板、高端主管、投资人瓜分,这些提高产能的做法可能被误用,“导致有些人工作过度,有些人穷得挨饿。”

这描述并非完全与当今世界脱节。在美国,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工时下降速度缓慢,尽管生产力大幅提升,经济也显著增长。在西方,大众消费导向的经济不断增长,提高工资与工时的做法看似更为可取,超越为多数劳工缩短工作周的诉求。

“工作狂”曾几何时,变成用来称赞的词汇了?

经济增长率在1970年代走缓,工会丧失影响力,企业将工厂外移到海外,工作也外包出去,淘汰终身聘用制、改雇兼差族,并且动不动就要求员工加班。根据精密复杂模型对未来劳动力需求所做的预测,以及为自由接案人士撮合的线上平台持续增长,可见发达国家的零工经济(gig economy)规模会加速扩张,工作也会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

管理阶层了解到,他们可以通过诸多手段拉高公司的获利,诸如裁员、开发全球制造链与运输网络,或是运用“颠覆式创新”,逼得老字号公司从市场消失。

1980年代硅谷崛起,随之而来的是新形态的工作与成功模式,标榜超长工时,歌颂工作狂是英雄,把过劳美化成荣耀。结果,我们生活在被时间追着跑的世界,有些人超时工作为的是累计财富,其他人超时工作则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

为求短期回应而让员工过劳,企业反而后患无穷

但是这种工作方式对个人、公司、经济体而言,都要付出昂贵代价。超时工作与身心俱疲的代价不菲,包括丧失赚钱的潜力、幸福感、创意。过劳族患慢性病与忧郁症的比例偏高。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杰夫瑞.菲佛(jeffrey pfeffer)最近指出,设计不良的工作场所对健康造成的伤害之大,与抽烟不相上下

过劳其实对企业弊多于利。过劳或身心俱疲的员工的生产力,其实低于充分休息的员工。过劳员工较不投入,较可能离职,甚至可能违反职业道德,或是剽窃公司商机。一些前途看好的职业生涯,若中途有人离职,找人取代很花钱,尤以法律界医药界最明显,但这两种行业,工时长、标准高、工作压力大是常态。员工疲累请病假或是生产力下降,在全球每年造成的损失粗估是三千亿美元。

我们歌颂过劳的工作形态,也衍生诸多问题,包括不易招募到合适的人、难以留人、破坏工作/生活的平衡、打乱职业生涯与收入的稳定性、身心俱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方式,也许能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但其余问题仍然无解。

的确,有些改善劳工健康及弹性工时的计划成效有限,加上经济与技术因素只是加重了过劳现象,结果歌颂过劳的声音有增无减,而今过劳已是压倒性地普遍存在,让大家觉得长工时无可避免且理所当然。

企业断舍离缩短工时,最终会换来好的结果吗?

因此,对许多人和许多产业而言,工作已不是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解决方案。今日的经济足以推出了不起、但禁不起时间考验的事物,工作上要求员工付出时间与忠心,却舍不得提供保障,吝于分享高生产力创造的好处,懒得用新技术改善大家的生活。

员工被困在现在与未来的夹缝之中:一边是不平衡、短视近利的当下;一边是充满不确定性、崩解、不平等的未来。小规模的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解决方案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大开大阖、全方位的路线,才能解决当今的问题,同时提供建造更美好未来的具体做法。

冒着听起来像是网络广告,承诺“一个奇招”就可让你变瘦、变有钱的风险,缩短工作周(周休三日)确实可为以下诸多问题提供解药,包括过劳文化、性别不平等、经济收益分配不均、因为疲惫以及过早结束职业生涯造成的巨大间接成本。我花了一年时间,参访并研究实施缩短工时的公司,发现周休三日、工作日上班时间缩短为六小时或五小时,或是其他不同版本的缩短工作周(本书里你会看到满多版本),有助于这些公司提升专注力与生产力,也有利于招聘员工、降低流功率

缩短工时可鼓励服务业员工更敬业,创意界员工更有想象力,厨师与服务员更有活力,销售员更专注。缩短工时可提高生产力的增幅,善用的是连最有钱的人也买不到的商品—时间。缩短工时有助于消除隐藏的障碍,诸如将女性逼出职场、把认真进取的专家累坏、小看有才员工等无形障碍。缩短工时可以帮助员工兼顾工作与家庭,既能做优秀的员工,也能当称职的父母。

最有创意、最多产的人,往往不是工作最久的人

我在宣传上一本书《用心休息》(rest: why you get more done when you work less)期间,深信我们必须在工作上做这类的系统性变革。我于该书指出,史上最具创意也最多产的人(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作家、画家、作曲家)生产世上一流作品所需的时间,远少于你的想象。这些人每天高强度工作四至五小时,而非消磨一整天。在桌前聚精会神,离开办公桌或书桌后,则会出外散步、运动或投入其他活动。

这么做乍看在浪耗时间,但最近有关神经科学与创意心理学的研究显示,我们转移注意力从事别的活动时,大脑仍在持续思考问题。若能在高强度工作后,安排休息时段、重新充电,也让潜意识层继续寻找答案与解药,弥补清醒时想破脑袋也找不到的办法。因此,休息并非工作的竞争对手,而是工作的九游会官网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合作伙伴。

我上广播电台叩应节目及推送平台宣传《用心休息》,也参加了读书会与小型演讲,鲜少有人挑战我们应该增加休息时间的想法。我几乎次次都被问到:“如果我现在做的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我该如何说服老板休息很重要?”或是“有没有一些诀窍或捷径能协助在职妈妈多一些时间休息?”

当然我有答案。科学研究清楚显示,过劳适得其反,不仅给公司、也会给员工制造压力,影响生产力,导致身心俱疲。聪明的主管清楚知道让员工准时下班的重要性,应该让他们享受没有电邮打扰的夜晚,在放假日好好度假。员工应该索回掌控自己时间的权力;这并不容易,但回应会是物超所值。

不过说实话,我从未对上述答案感到满意。我们多数人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允许我们对每日的时间表有太多掌控权。有些人所在的专业领域,过劳是常态。对于习惯用奖金与福利鼓励员工加班或卖命的管理阶层与实业家而言,休息仿佛会拖累生产力。我还是认为,重要的是让大家看到,他们其实可以对自己的时间握有更多的掌控权。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对自我时间的掌控受限于社会期待、上司与公司的要求,以及整体经济。

周休三日、每日工作6 hr,海外企业相继见证成功

所以,当我获悉一些公司将《用心休息》的精髓付诸实践时,非常雀跃。有些公司拥抱周休三日或是将每日工时降为六小时,工时缩减了20%或25%,但是给员工的薪资照旧,生产力与获利也未缩水。这些公司包括东京与纽约的软件公司、伦敦与格拉斯哥的广告代理商、诺维奇(norwich)与圣地亚哥的金融服务公司、墨尔本与洛杉矶的有机化妆品公司,甚至哥本哈根与帕罗阿托的米其林星级餐厅

这些公司的负责人满怀抱负与企图心,自认有能力修正所在产业千疮百孔的问题。他们当然会担心新制损及生产力,让公司无法如期交件,让客户与消费者失望,让员工与投资人心生疑虑。

尽管产业有别,他们找到了类似的方式,成功应对减工时不减工作量的挑战。他们每个人都看到了类似的成效:生产力与营收都提高、开心的客户、更容易聘人与留人。缩短工作周成为许多公司的重要标记之一;在这样的世界,每个人无不年轻、好斗、饥渴,提早在周四完成工作,显示这些公司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

身为一名未来学研究者,我所受的训练是寻找“微弱信号”,正在进行的奇怪事件也许是未来社会和经济巨大变革的前缘。在我看来,这些公司犹如微弱信号。它们年轻、规模小、分散在各行各业,却遍及全球,尽管彼此不认识,走的却是相同的路径。他们是更大型运动的一环,只是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善用资源、延时工作,迎向充满笑容的未来职场生态

本书的用意是介绍你认识减时不减薪的运动,而你也可以加入成为其中一分子。

通过本书,你会认识多位领导者,他们是如何引领公司员工踏上周休三日之旅。你会看见他们如何推动这项工程:如何计划与设计试办期,如何重新设计工作日以便提升专注力与效率,如何改变公司文化与作业流程,如何让同样的工作量从五天缩短到四天内完成,以及如何说服客户与消费者和他们同行

你会学到他们是如何召开有效率的会议,周延地使用科技,支持创新的心态,以便成功缩短工作周

你也会看到周休三日带给企业、员工与客户的好处,让公司提高生产力,让员工提高创意,让职业生涯维持更久,也让客户更开心满意。你会发现为何许多公司成功缩短工作周,有些却以失败收场。最后你会学到如何把工作与时间视为物品,善用工具重新设计,一如尖端公司使用类似的工具,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与服务。重新设计的工作与时间会提升我们的表现,让工作环境更舒心、公司更有前景、工作前景更光明。

缩短上班时间有违我们对工作与成就的一切主动,也悖离各行各业的常规,还必须无视社会的期待,但是这的确可行。缩短工作周可以帮助公司改善运营,鼓励领导人与员工发展新技能,强化专注力与协作能力,延长这份工作的可续力,改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甚至可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减少车流与拥塞,让大家更健康。

今天的世界永不关机、全球连接、二十四小时全天与全年无休,所以大家觉得过劳在所难免,也无可避免。但是接下来,本书介绍的公司会向你证明,实情并非如此,你大可重新设计公司的作业方式,而且不妨立刻行动。

就让我们开始动手吧。

发表评论